Copyright
本文使用知识共享组织 (Creative Commons) 的 CC BY-NC-ND 3.0 CN 许可,未经作者书面授权,禁止以任何形式演绎。
正文(第三部分)
民国百十四年五月望日(注:即民国 114 年 5 月 14 日),志涵赴科技节之讲会。越二日,携自热之釜入庠序,扬言曰:“此乃吾午膳也”,遍示同窗。将军观其器,拊掌诧曰:“此子颇具胆识”。
是日物理课方半,志涵以课佐之职,于半课之际启釜。但见其徐倾汤料于釜,芬馥之气,盈溢三席。同砚或掩鼻而笑,或拊案称奇。及至晷刻将尽,志涵不避堂前师者,从容注水于生石灰囊。须臾间白雾喷薄,高及六七尺许,若游龙戏柱,如素练凌空。然其以书卷为屏,虽烟云缭绕而不为师所察,师犹持卷授“电势差”之论。同席者玮目眩良久,拊案低语:“吾游学经年,未尝睹此奇技也”。
钟鸣之际,诸生皆趋庖厨,唯志涵危坐如松,目注釜器,指叩案几,若待丹炉火候。俄顷启盖,见藕片沉浮红汤,玉笋参差,俨然珍馐列于案前,辛香愈炽。举箸少时,玮已返,睹残羹余雾,拊掌笑曰:“当泯赃迹”,志涵拭唇而应:“何遽?诸事皆在吾彀中”。二人相视而笑,遂各执其事而去。